移民加拿大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在陌生的國度,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下,再次起航的機會。但是很多時候,機會不代表著成功,當夢想與現實相遇,這機會就會變成一把雙刃劍。最終,能夠駕馭這把劍的加拿大移民才能在溫哥華這一個全新的環境中生活得如魚得水,發展出自己新的世界觀,生活觀和人生觀,才能夠收獲成功。
不少老移民對新移民說:到了溫村,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所以,很多人就產生了這樣的誤會:加拿大移民在溫哥華沒有工作機會,找不到工作。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如果移民之前在國內所從事的工作在溫哥華是有招工需求的,比如廚師、IT工程師、保姆、園林修護,房屋修繕等,那么到溫哥華還是能很快就能找到工作的,而且大部分的工作收入會比國內大增。當然了,如果從事的工作不屬于加拿大勞動力市場緊缺的范圍,那么找工作自然會比較困難。這和在國內找工作是一個道理,吃香的職業在哪兒都吃香。下面就從三個真實的例子來看看,當現實照進夢想,加拿大移民的生活到底怎么樣?
小趙,國內大學計算機畢業后在深圳做程序員,一周工作六天,朝九晚九是基本。剛移民加拿大溫哥華的半年一直努力找專業工作,夢想著自己能在異國他鄉重操舊業。可沒有工作收入難以繼續支持他在溫哥華的生活,現實照進夢想的時候便是夢醒時分。于是,他進入了一家華人小公司做網管。雖然擺脫了加班的常態,可是總是覺得工作生活哪兒哪兒都不得勁。幸而一年后,如愿在這家華人公司轉去程序員崗位,繼而跳槽去了更專業的大公司。說起他的工作經歷,他自己表示:“我是幸運的,能夠有機會從事專業工作。”可事實上,這與他個人的能力是分不開的。若不是專注本職工作且表現優異,如何獲得轉崗的機會和跳槽的資本?一切的一切,還是需要自己有真才實學。現在,小趙對溫哥華的生活很滿意,工作收入完全能夠保證小家庭的日常開支,妻子專心育兒,一家人假期出游,移民生活已漸漸走向夢想中的樣子。
李先生,國內二本工程專業,和同級不同專業的女友于畢業后步入婚姻殿堂。結婚沒多久,妻子便去了加拿大繼續深造,而他則留在國內工作并作為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提供妻子留學的費用。應著妻子留學畢業想移民加拿大的意愿,李先生也在國內申請了BC省移民。正是因為申請了加拿大雇主擔保移民BC省提名項目,找到了匹配職業的雇主能夠提供擔保,他不僅順利移民加拿大,雇主還繼續聘請他工作,完全省去了找工作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很幸運,同樣也很少見。不管是哪個省的雇主擔保移民,能夠找到和職業相符合的雇主就已經不容易,更何況雇主還愿意延長聘期,真實聘請移民去工作,這種情況真的就是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了。現在,李先生已拿到楓葉卡,不用再受兩地分居的苦,和妻子的小日子過的甜蜜滋潤,倆人還商量之后準備把父母接過來一起生活。
麗姐,移民加拿大前在國內大城市做財務多年,為了兒子的教育來到溫哥華。在經過多次尋找專業工作碰壁后,認清現實改行做了保姆。一開始她先從鐘點工做起,靠著在廣州生活多年在家煲湯的經驗,很快被東家賞識成了全職保姆,月薪4000加幣。2年之后湊夠了首付在SFU山下給兒子和自己買了公寓,有了自己的新家,日子慢慢過得滋潤起來。但是,麗姐并沒有將全職保姆的工作視為長久之計,她在工作之余重新靜下心來看書,準備重新進修和考證。對于現在的生活,麗姐說,“我并不后悔帶著孩子移民加拿大,實際上我是慶幸的。看著兒子煥然一新的狀態,我很欣慰。”從小在國內的教育: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移民加拿大溫哥華之后得到了最好的印證。技術移民過來大多是高級白領,之前在國內都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而溫哥華不缺白領,缺的是勞動工。理想中的資本主義社會在百年演變過程中慢慢成了社會主義國家: 卡車司機比銀行理財經理掙得多;保姆比老師掙得多,全看是否能夠適應心理落差。好在,有失去就有獲得,沒有一段路會白走,新移民一代某種程度上的失去是為后代在開疆辟土。起航不在于重新做回國內的工作而是實實在在的過好每天的日子。
投資有風險,以上信息供參考。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上一條:移民美國有哪些途徑?方式匯總
下一條:最新澳洲技術移民打分表解析